李彻立刻拱手道:“父皇放心,儿臣必会竭尽全力,辅佐父皇创此不世之功业!”
“或许吧。”庆帝笑了笑,这才开口道,“或许创下此等壮举的不是朕,而是你。”
李彻闻言,瞳孔微微一缩。
。。。。。。
车队继续前行,这几日来李彻和庆帝都没急着赶路,而是看遍了一路上的山川险要之处。
李彻趁此机会,不断向庆帝灌输思想,主要就是对面小岛上的银矿多么多,开启大航海有多么重要,大庆的未来不在陆地而在海洋云云。
虽说庆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,已经开始厌倦了,但效果还是有的。
他已经对海外产生了好奇心,而好奇心往往就是一切的开始。
但路总会走完的,没多久队伍就回到了朝阳城。
看着远处那座熟悉的城池,庆帝放下帘子轻叹一声,对身旁的黄瑾说道:“去把老四、老六叫来。”
不多时,李霖和李彻走了过来。
“父皇,马上就到朝阳城了,儿臣先行一步让他们准备好,方便父皇入城休息。”
“不必了。”庆帝摇了摇头,“朕只在城中停留一晚,帝都那边紧急,明日就得走了。”
李彻微微一怔,连忙道:“却也不急这一时吧?”
庆帝笑了笑,随即看向李彻:“朕从你这拿了不少东西,织布机、水车、曲辕犁、水泥,还有那些科学算学知识。朕答应过你,这些东西确实不能白拿,否则日后无人再愿意拿出新东西了。”
“现在,你可以说了,奉国需要什么?”
李彻挠了挠头:“父皇......”
“莫要跟朕扭扭捏捏。”庆帝笑骂道,“你老六也不是个大方的主,和朕装什么呢?”
“父皇,那儿臣就说了。”李彻正色道,“儿臣需要人才,很多人才。”
庆帝看向他:“你奉国文臣武将如云,何需朕再派人给你?”
“不是朝堂上的文武,而是基层的官吏。”李彻解释道,“奉国如今占据广袤疆土,若想将这些土地把控住,就需要在各地建城。”
“而奉国大学的学生刚刚入学,尚不能独当一面,儿臣急需一批能处理简单政务的官吏,帮儿臣管理这片土地。”
庆帝微微颔首:“朕明白了,朕会派待招官吏过来,还会从太学调一些优秀学子,至于人数......不会太多,毕竟你在世家之中的名声不好,能来的只有武勋、寒门学子。”
李彻笑道:“足够了。”
世家的人过来,他还不想用呢。
“还有呢?”庆帝又问道,“只是一些官吏,怕是不够吧?”
“儿臣还要船,能在海面上行驶的大船!还有会造船的数量工匠,数量越多越好。”
庆帝蹙眉看向他:“这是准备实施你所说的‘大航海’了?不对!现在还不是时候。莫非......你要对倭国动手?!”
李彻立刻恭维道:“英明不过父皇!”
“大庆与倭国并无仇怨,你跨海兴兵,总得需要一个出师之名吧?你准备用什么借口?”
李彻脸上带着‘核’善的笑容,缓缓吐出三个字:
“莫须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