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教授握着试管的手微微颤抖:“可这需要大量资金,光是恒温系统的维护......”
“资金我来解决。”
张震的声音沉稳有力,从西装内袋掏出钢笔,在餐巾纸上迅速写下一串数字,“先投八百万启动,后续根据进展追加。
但我有个条件——所有研究成果,优先用于长江濒危物种的保护。”
老鬼倚在门框上,突然冷笑:“小子,养这些金贵玩意儿,可比收古董烧钱多了。”
张震却望着水箱里缓缓游动的胭脂鱼,想起江面上那只翻着白肚的江豚:“正因为难,才更要做。”
他转向齐老,眼中闪着坚定的光,“师父,还记得您说过的‘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’吗?我想,保护这些即将消失的生灵,也是另一种守护。”
三日后,长江边的荒滩上,挖掘机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芦苇荡。
建筑工程师们戴着安全帽,指着图纸上的规划。
“这边建生态养殖池,那边是科研楼,还要留出足够的放流通道。”
而张震蹲下身子,抓起一把泥沙在指间碾开,“等项目落成,每年定期向长江投放人工繁育的鱼苗。”
叶秋莹递来一杯温水,看着远处正在搭建的防逃网:“师兄,你真觉得这样能改变现状吗?”
“总得有人试试。”
张震望着翻滚的江水,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与岸边新栽的小树苗重叠在一起。
远处传来工头的吆喝声,他正指挥工人调试增氧设备,干枯的手指在夕阳下宛如鹰爪。
推土机的轰鸣声中,张震立在长江边的工地上,看着工人将最后一根钢筋嵌入混凝土基座。
夕阳为他的藏青色西装镀上金边,衣角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。
他的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搭建的生态养殖池,忽然想起数天前那个濒死的江豚幼崽,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。
转身走向倚着拐杖的齐老时,张震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只烫金信封。
\"老师,这是五百万的支票。\"
他将信封轻轻塞进老人掌心,\"以您的名义捐给教育部门,希望能完善校园安全设施。\"
齐老捏着信封的手微微发紧,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几分诧异。
在他印象里,张震每次捐款都要派专人跟进,甚至亲自参与项目监督,目的是怕捐款被挪用,如今却如此洒脱?
\"你小子转性了?“老人用拐杖点了点地面,”不派人盯着资金流向?\"
张震望着远处嬉闹着搬运建材的工人,声音里带着少见的释然:\"有些事,总要学着放手。\"
他想起这些日子在蓝大实验室与教授们的日夜钻研,那些为了提高鱼苗存活率而反复调整的参数。
\"就像长江里的鱼苗,我们护得了一时,护不了一世。教育下一代爱护自然,才是长久之计。\"
齐老盯着弟子年轻却沉稳的面庞,终于缓缓点头,将信封郑重收进怀里。
\"明日我就去蓝大,找校领导他们好好聊聊。\"
他摩挲着拐杖上的云纹雕饰,\"对了,这边收尾后,下一站打算去哪?\"
张震眼中突然燃起兴奋的光芒,伸手遥指西北方向:“长安!去见见您说的那位研究秘色瓷的专家。\"